6月15日上午10點30分,隨著一聲起爆指令,位于徐州賈汪青山泉鎮的徐州天能姚莊煤矸石熱電有限公司一座80米煙囪和一座46米冷卻塔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這家擁有24年歷史的老企業自此退出歷史舞臺,廠區用地將騰籠換鳥,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此舉也打響了徐州市熱電行業布局優化第一槍!
如姚莊電廠一樣,2018年,徐州市很多鋼鐵、焦化、水泥、熱電企業,都面臨著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的“涅槃”。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以重點行業、重點任務為突破,促進空氣質量加快實現根本性好轉,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轉型振興邁出更堅實步伐。
轉型發展
迎來“涅槃”關鍵節點
近年來,徐州市致力于推進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調研親臨徐州視察,為徐州市振興轉型注入強大動力;國務院批復徐州城市總體規劃,明確了徐州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定位;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徐州工作,出臺專門政策意見予以支持,徐州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本文由黃山良業轉載發布;本公司主要生產各類智能型,標準型,防爆型,整體型,調節型,快關型,雙速型,調速型,220V型,直流型,非標型閥門電動裝置,閥門電動執行器,智能型閥門電動執行機構,閥門電裝,閥門電動頭,水輪機手電動調速器,閥門扭矩測試設備等;公司旗下品牌有良業和立美克,歡迎垂詢合作。
但與此同時,徐州市產業結構偏重、環境污染等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徐州市10項突出問題中有8項涉及全市重點行業,省環保督察反饋徐州市的62項突出問題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涉及全市重點行業,徐州市是去年省內唯一未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目標任務的設區市,大氣環境質量連續三年全省倒數第一。據科學分析,四大重點行業的煤炭消耗量和工業污染排放量約占全市總量90%,重點行業的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徐州市空氣質量達標的首要因素。這些問題雖然通過環保領域暴露出來,但歸根結底是產業問題,體現出徐州市轉型升級依然不夠徹底,也令徐州發展的成果大打折扣,影響徐州市產業發展后勁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面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理念、新要求、新部署,當前我市已經站在了產業轉型和生態轉型的十字路口,這既是一次陣痛,也必將是一次鳳凰涅槃,不轉不行,轉得慢不行,轉得不精準、不徹底更不行。”徐州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以對徐州歷史和徐州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動真碰硬的舉措,下大力度推進全市重點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工作,為城市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實現路徑
瞄準重點行業發力
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徐州市構建產業轉型升級機制的重要抓手。5月24日,全市重點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動員大會召開,宣布了《全市重點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工作方案》,對全市鋼鐵、焦化、水泥、電力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作全面部署。
針對鋼鐵行業,徐州市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使全市鋼鐵行業基本形成產能規模適度、布局基本合理、產品特色突出、生態環境友好、企業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的發展格局,成為全省重要的現代化綠色鋼鐵制造基地。其中,2018年重點引導城市北區鋼鐵企業逐步轉移或退出,實現“兩升兩降兩優化”,即: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產業集中大幅提升、污染排放大幅下降、能耗水平大幅下降、產品結構明顯優化、產業布局明顯優化。
在焦化行業方面,徐州市力爭通過三年時間,實現焦化企業全部進園入區,形成總量控制、布局合理、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格局。2018年重點引導城市周邊焦化企業逐步轉移或退出,實現“一減一優雙下降”,即:焦化產能大幅減少、產業布局明顯優化、污染排放大幅下降、能耗水平大幅下降。
關于水泥行業,徐州市力爭通過三年時間,走出一條產品質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競爭能力強的資源節約型發展道路,實現水泥工業向新型建筑建材產業轉型。2018年重點引導城市北區水泥粉磨和熟料企業轉移退出,實現“一退一減”,即:大幅退出熟料產能、大幅消減粉磨企業。
對于熱電行業,2019年9月底前,徐州市將對沛縣、銅山區、賈汪區、經開區等熱電企業密集地區,完成大熱電機組15公里供熱半徑范圍內的10家燃煤小熱電企業的關停整合(改燃)工作。其中,2018年實現“一改一整一降”,即:完成清潔能源改燃替代、實施熱電企業整合、大幅降低污染排放。
據了解,今年年底,徐州市將完成南區、銅山新匯兩家熱電企業燃煤鍋爐拆除工作,在原廠址新建天然氣鍋爐,實施天然氣集中供熱。2019年9月底前,沛縣、銅山區、賈汪區、經開區等熱電企業密集地區,要基本完成大熱電機組15公里供熱半徑范圍內的10家燃煤小熱電企業的關停整合(改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