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適應新常態,爭取在新一輪激烈競爭中至勝,成為軸承企業的新問題,新常態我國軸承企業生存更艱難。
宏觀經濟整體‘降溫’對軸承企業的影響要看具體企業。對有競爭規模和優勢,特別是一些國際性的軸承企業發展其實有利,但大多軸承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但靠企業自身努力實現快速發展也不是沒可能。目前我國軸承品牌眾多,軸承工廠店快速占領互聯網市場,企業產能擴充快,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未來幾年內,這樣的競爭狀態勢必不會改變。
國際上優秀軸承企業發展的相似規律,一是上百年來僅專注某一細分產品,堅持只做自己擅長產品的企業;二是一些軸承企業,尤其是歐美國家的軸承企業,在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對自己有益的并購,從而快速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
在當前的競爭態勢下,未來幾年我國軸承市場需求仍然很大,對于我國軸承企業而言,特別是民營企業,如果戰略得當,戰術執行到位,在某些細分領域獲得巨大的發展也不是不可能。但如果有些企業沒有及時跟上時代步伐,被淘汰出局也是必然。
軸承企業加快分化,加快布局調整將成為新常態,眼下,軸承企業經營都面臨困難,但是好、中、差的區分已經越來越明顯,區域不合理、結構不合理、自身改革不到位的企業面臨的生存形勢更加艱難,尤其是內陸型企業面臨的壓力更大,這就意味著新常態的到來,必然加速行業內的分化。
軸承企業如果不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就難以實現轉型升級,軸承企業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圍繞企業戰略定位與發展愿景深化體制與機制變革,打造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特色企業,通過改革激活并強化企業的內生動力。(本文由黃山良業閥門有限公司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