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認為進行潔凈排放改造的意義是什么?
曾雪峰:漕涇電廠2號機組潔凈排放工程,是貫徹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和中電投集團公司《2014至2020年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的文件精神,按照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加快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的工作要求,實施的對在役機組的環保技術創新。
上海市環保局提出開展燃煤電廠污染物深度治理技術研究和試點示范工作,要求通過工程措施力求做到消除石膏雨飄落和白色煙羽現象。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按照這一要求,早謀劃、早入手,在項目可研、系統設計、設備選型、運行方式等方面不斷甄選完善,最終確立了在漕涇電廠2號機組實施潔凈排放改造的工作思路。并由上海市發改委和中電投集團向國家能源局推薦,并經國家能源局正式列入2014年全國13個煤電機組環保改造示范項目之一,是上海市唯一一個潔凈排放示范項目,也是中電投集團第一個潔凈改造項目。
進行潔凈排放改造的目的是要達到并優于燃氣輪機發電的排放標準。改造之后,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一些重金屬的排放都大大降低了。煙塵、三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是形成霧霾的重要因子,而二氧化硫會形成酸雨。因此,潔凈排放首先對降低霧霾,改善大氣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指出,在今后較長一段時期,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清潔高效利用煤炭資源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實施潔凈排放,進一步提高煤電機組的排放水平,對于減少煤炭利用造成的大氣污染、持續提高發電用煤比重具有著促進意義。
記者:漕涇電廠的潔凈排放工程能夠復制和推廣嗎?
曾雪峰:根據中電投集團公司節能降耗和達燃機排放改造主要技術路線要求,我廠2號機組潔凈排放工程采取的技術路線是脫硝優化、脫硫增容提效、加裝濕式電除塵和MGGH。漕涇電廠于今年11月20日完成改造,在線監測數據顯示,煙塵、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主要排放指標均優于燃氣排放標準,達到了設計值要求。本工程將對燃煤機組大氣污染物深度治理發揮良好的示范推廣作用,特別是對上海市燃煤機組和中電投集團下屬燃煤電廠清潔高效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采用的技術路線具有可推廣性和可復制性。每臺機組的具體情況不同,可選用不同的布置方案以及在基本技術路線框架下,采用不同的設備技術。
記者:潔凈排放改造對節能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怎樣看待減排和經濟性的關系?
曾雪峰:由于工期緊、施工難度大,漕涇電廠堅持邊設計、邊施工、邊優化,改造后供電煤耗、廠用電率等指標較改造前有一定的上升,運行成本將增加0.015元/千瓦時左右。比如加裝MGGH加熱煙氣,只是為了環保,是從鍋爐余熱抽出一部分輔助蒸汽對煙氣加熱,這部分余熱本來可以用來發電的,就相當于增加了廠用電。
雖然潔凈排放改造會增加節能負擔,但漕涇電廠堅持“節約、清潔、安全”發展方針,堅持把節能工作放在第一位,通過創新深入挖掘機組的節能潛力,努力實現節能和減排“雙豐收”。比如,實施了閉冷泵雙速改造、吸風機變頻、凝泵變頻等改造,采取了節能啟停、輔機節能調度、照明優化、吹灰系統優化以及運行小指標競賽等“組合拳”,持續提高機組的節能水平,供電煤耗等指標在國內同類型機組中處于先進水平。
減排是我們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未來,漕涇電廠將統籌處理好節能和減排的關系,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和技術創新力度,為社會經濟發展奉獻更多的高效清潔電能。(本文由黃山良業閥門有限公司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