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與全國表現相較,第一季度浙江表現還算良好:進出口總值4774.8億元,同比增長3%;其中,出口3742.5億元,增長13.4%;進口1032.3億元,下降22.8%。
但3月份的表現則不太樂觀。進出口總值1179.3億元,同比下降22%;其中,出口788.7億元,下降26.6%;進口390.7億元,下降10.6%。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下降13.5%,其中出口下降14.6%。
“一帶一路”和跨境電商產生兩大亮點
第一季度,浙江出口表現有兩大亮點。
一是“一帶一路”效應初顯。一季度浙江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出口額為1244.7億元,增長16.4%。
得益于海關長江經濟帶一體化改革以及“義新歐”班列全線貫通等一系列利好,浙江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呈較好的增長勢頭。1—2月,浙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就達到了1144.6億元,增長19.7%,占全省進出口額的31.8%;其中出口994.5億元,增長39.8%,占全省出口額的33.7%。
另一個亮點則來自跨境電商業務。今年一季度,浙江通過跨境電商業務報關的出口額達到1.4億元,其中,2月份環比增長84.1%,3月份環比增長77%;進口額達1.1億元,以食品、母嬰用品為主。
機電產品和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是出口主流,兩者相加占浙江出口總值近八成。第一季度,出口機電產品總額達1584.2億元,增長17.6%,占全省出口總值的42.3%;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1386.3億元,增長11.3%,占全省出口總值的37%。
與此同時,文化產品、鋼材、鋁材、玻璃制品和陶瓷產品等出口增速達兩位數,其中陶瓷產品的增速更是高達1.2倍。
不過,成品油、輪胎出口額在第一季度大幅下滑,分別下降37.6%和22.3%。
3月份進出口數據明顯下降
浙江第一季度出口如坐過山車,經歷了大起大落——1月份,延續去年年末的小幅下降趨勢;2月份,在企業年前集中出口因素的帶動下強勁反彈,單月增長53%;3月份,呈大幅下降趨勢,下跌達26.6%。據杭州海關分析,3月出口大跌是各企業春節后的復工時間較往年推遲所致。
進口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趨勢,仍一路下跌。第一季度,浙江進口額為1032.3億元,同比下降高達22.8%。其中,3月進口額390.7億元,下降10.6%。
杭州海關相關人士分析,“部分資源類商品進口減少,大宗商品價格下降致使進口始終呈負增長態勢”。
[企業觀察]
國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乃科:歐元貶值影響企業接單量
國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浙江一家大型外貿出口企業。該公司董事長陳乃科也感受到了今年3月出口的下跌。以他的觀察,與生產季節性和歐元貶值這兩個因素相關。
“就服飾貿易來看,第一季度外銷以夏季產品(為主)。3月份,外銷的夏季產品已在運輸途中,而秋冬季服裝還在生產,所以(這一時間段)會進入短暫的收縮。每年都是如此。”
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歐元在貶值。“這對企業生產造成影響,外商覺得成本高了,就不下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