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改革釋放活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的作用下,工業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產能過剩狀況得到一定緩解,工業有效產能穩步釋放,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制造行業回穩,比重和增速同步提升。148戶制造企業實現增加值131.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13.3%,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長21.1%,同比提高15.2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8.4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5.5%,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化工、農副食品制造、醫藥制造等12個行業增加值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二是動力培育成效凸顯。在市場需求引領下,全市工業動能持續發力,工業生產平穩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8.2億元,增長25.7%,同比提高18.4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3個百分點。其中,電子設備制造業率先發展,實現增加值3.5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比裝備制造業平均水平快52.3個百分點,對裝備制造業的增長貢獻率為93.3%,拉動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個百分點。
三是高技術工業加速發展。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是當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實現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途徑。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行業實現增加值5.5億元,同比增長64.9%,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56.9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電子設備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分別增長58.2%、78%、6.1%。
四是新增企業展現活力。新增企業體現經濟發展活力,是工業發展的有效動力。截至6月底,2017年新增加的16戶企業累計實現增加值14億元,較同期增加9億元,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個百分點。